日前,北京懷柔區的34個懷柔民宿被列入了政府采購計劃,這給了酒店行業很大的信心。據了解,懷柔區近年來大力發展民宿,目前已經發展出563個民宿,在全省居第一。目前,客棧已經成為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據了解,3月23日,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公布了《北京市2021-2022年度會議定點單位協議采購項目(民宿)征集結果公告》,全市共有57家鄉村民宿入圍,其中懷柔區入選34家,占比達到六成,這是懷柔區入選的34家,占比達到六成,這是懷柔區民宿首次入圍政府會議定點采購。 懷柔區文化旅游部門的負責人表示,此次評選的34個景區,涵蓋了9個鄉鎮。懷北鎮是最大的一個,有13個。另外,渤海鎮有7個,琉璃廟鎮有5個,雁棲鎮有3個。此外,渤海鎮的北溝村和六渡河村也被列入了購買清單。 ![]() 井鄰賓館坐落在渤海鎮的洞臺村,毗鄰慕田峪長城和響水湖,有精品客房22間,會議室3個。“我們有一個60平米的多功能大廳,可以容納三四十個人,室外空間216平米,可以容納100個人參加各種會議。”石晶說,這個酒店在周末和節假日都是爆滿的。但是,在星期一到星期四的工作日里,房間的使用率也許僅為高峰期的1-20%。 “這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石晶說。 北京民宿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把民宿標準化、規范化、規范化、規范化、規范化、促進行業發展,是本市民宿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懷柔爭取把更多的民宿納入政府采購范圍,既能擴大民宿的非假日經濟,又能更好地發揮其在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積極促進作用,也是以民宿的高質量發展為基礎。 近年來,懷柔在資源、人文環境等條件的支持下,發展鄉村旅游已初見成效,尤其是近年來,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大背景下,懷柔緊緊把握創建全國旅游示范區的契機,大力推進傳統鄉村旅游向高端鄉村民宿方向發展,有效帶動了區域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培育了以老木匠、岑舍、堅果藝術農場等為代表的高檔鄉村民宿,并在當地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到現在為止,懷柔區共有14個鄉鎮,13個鄉鎮擁有了民宿。目前,全市共有563個農家小院、700個庭院、3465個房間、6704張病床、9058張餐位、8155張、員工1210名、投資總額9.2億元,其中本地業主256家,外來業主307家,占總數55%。 懷柔區政府還大力扶持民宿發展。例如,2018年7月3日,市人民政府發布了《懷柔區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獎勵辦法(試行)》,其中涉及民俗村、五星級民俗村、星級民俗戶、民宿、新型鄉村旅游合作社等九大類,符合條件的民俗村給予500萬元獎勵,金宿級民宿給予12萬元獎勵,銀宿級民宿給予10萬元獎勵,五星級民俗戶給予10萬元獎勵,五星級民俗戶給予10萬元獎勵,四星級民俗戶給予10萬元獎勵,四星級民俗戶給予8萬元獎勵,同時對鄉村旅游合作組織在洗滌設備、洗滌費用以及入社成員管理等方面給予一定補貼。該獎勵措施的推行,使懷柔民宿發展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同時,要積極發展高質量的工程。近年來,懷柔科學城、雁棲湖國際會都、影視產業示范區、美麗鄉村等項目的實施,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客源,也為交通、醫療、環境等方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區在經營理念、創新意識、設施品質等方面,大力支持堅果藝術農場、白鳥系列、又見系列、瓦藍永無鄉、牧馬人、明明山居等精品民宿,目前已是國內民宿行業的龍頭。這些高質量工程對全區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 同時,懷柔區也在不斷創新發展方式,以“農戶+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方式發展懷柔民宿。比如渤海鎮的國奧鄉居,利用“三權分置,四位一體”的經營模式,剝離了農村閑置房屋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形成農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業經營、政府監管的有效機制,較好實現了讓土地流轉起來,真正盤活了農民閑置房屋,增加了農民租金收入,吸納了附近勞動力就近就業,使懷柔民宿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在,懷柔的鄉村旅游已經在京城嶄露頭角。懷柔發展鄉村民宿,改善了鄉村生活環境,改變了農民的觀念和觀念,強化了城鄉一體化,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