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是天津最北端的一個區,也是最偏僻的地區,位于天津市薊州區,它的北面是河北,它的西面是北京平谷,離天津城117公里,離北京天安門有107公里,雖然是京津冀的腹地,但距離這里并不遠,四通八達,交通方便。 薊州三大名勝,一是盤山風景區,二是長城,三是位于市區中央的遼代古剎——獨樂寺。我對風景沒什么好感,大熱天去爬山也不是什么好主意,這次來薊州,就是為了看看這座寺廟。抵達薊州,時間是2021年六月四日,下午六點多,我們就在漁陽大酒店住了下來,雖然這里是四星級酒店,但還是太小了,在薊縣也沒有別的酒店可以住,所以只能住在這里,停車方便,可以點外賣,味道還不錯,但房間太老了,讓人很不滿意。 六月五日清晨,早飯后乘車前往獨樂寺,僅需數分鐘,漁陽酒店位于獨樂寺北面的迎賓大街,相距不遠。獨樂寺配套有大型停車場,停車不成問題。和其他城市一樣,當地政府也在獨樂寺周圍修建了一條古街,叫做漁陽古街,這條古街兩側都有牌匾,看起來很是古樸。 獨樂寺的大門就在漁陽古街上,遠遠的就能看到寺廟的建筑,但是寺廟的大門卻只有一扇小門,一座清朝修建的寺廟,被一條古街擋在了道路的南面。 這里有獨樂寺、文廟、魯班廟,每人50元,我們買了一張門票,從附近的一個小門進去。 我國現存的遼代寺廟有三個:大同山西華嚴寺、遼寧義縣的奉國寺、天津薊州的獨樂寺。三大寺中,華嚴寺最大,獨樂寺最小,而獨樂寺則是三大寺中最古老、最古老的一所。“獨樂寺”始建于何時,無人考證,有人說它是在隋朝建成的,也有人說它是唐朝的。寺廟坐北朝南,占地一萬六千平米,主要建筑有:山門、觀音堂、韋馱亭、報恩堂,寺廟東側是一座清朝的宮殿,西邊是展覽館、辦公區。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古跡。 進了景區大門,前面有一座新添的假山,向右轉就是寺廟。 一:山門。山門前也有一道墻,墻與門的距離很短,無法拍攝到正前方的全景,所以只能從側面拍攝。 這道大門和后面的觀音殿都是正宗的遼代建筑,從側面看,這道大門很有特色,樣式也很獨特,房頂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高的單檐廡殿,斗拱雄偉,檐角高聳,斜坡斜坡,給人一種威嚴而古樸的感覺;山門建在一塊三十厘米左右的石頭平臺上,三間深,三間,明里穿廳,下側有一堵低矮的墻壁,上面有一扇直欞窗,兩側有一道屏風,兩側有一道檐柱,里面有一根柱子,里面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有兩根柱子,柱子上有兩根柱子,柱子和補間斗拱為5輔作,轉角斗拱為7輔作,柱子和補間斗拱為7輔作,轉角斗拱為7輔作,粗略統計整個大殿有28組斗拱,斗拱碩大,釆用了偷心造,疏朗簡潔,很好的傳承了唐代建筑風格。 梁思成所繪的獨樂寺山門剖面構圖。 第一跳是偷工減料,第二跳是謀略,通過拱形支撐,柱頭和拱頂的內部部分為兩跳;補間鋪作通過直搖坐于闌額之上,出雙抄,通過柱頂支撐檁木,殿內部分為四跳,由柱子托起檁木,殿內部分為四跳華拱;轉角斗拱為三抄七鋪,第一跳為偷心造,第二跳為計心造,第三跳采用與角梁成直角的斜拱,角拱殿內部分采用五步華拱,尤其是斜拱,在以往的唐宋時期,都是絕無僅有的。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主樓的四角柱子,尤其是四根柱子,都是略微向里傾斜的,大約有5度,這就是所謂的"側角"。這是宋、遼、元的典型特征,到了明清兩代已經不用了。 "獨樂寺"三個大字在山門正中的匾額上,龍飛鳳舞,正是明朝內閣大臣嚴嵩所書。 嚴嵩,字惟中,號勉庵,漢族,生于江西新余,是明代重臣,執掌國政達二十年,曾為吏部尚書、大學士、少傅、太師、少師、華蓋殿學士。他的書法造詣很高,善于作詩,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大奸臣。嚴嵩精學書法,在書法上的造詣極高。北京至今仍保留著他的書法作品“六必居”等10余幅題字。山海關有“天下第一關”,山東曲阜“圣府”,杭州西湖岳飛寺“滿江紅”等20余個著名景點,至今仍有其書法遺跡。 大殿內部的空間劃分采取了"分心斗底"的方法,即在大殿的東西南北各有一根柱子,與東邊的中梁和東邊的中梁組成一排柱子,然后在柱子之間筑起一道墻壁,將山門分成南北兩個部分。老實說,我參觀了那么多的寺院,發現這是大同和善化寺的第二個分院,唯一不同的是,善化寺的山門要比善化寺的要小一些,而善化寺的大門卻是五間。 殿中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哼"、"哈"兩座雕像,他們身材魁梧,動作敏捷,面容兇惡,服飾華麗,衣著華麗,衣著華麗,是一件罕見的遼代雕刻藝術品,經過一千多年的時間,仍能保持這樣的完整。 他定睛一望,只見那兩個哼哈二將,雙目圓瞪,鼻孔朝天,赤裸著上身,肌肉虬結,手中拿著兵器,一副力大無窮的樣子。他的目光,充滿了憤怒。傳說中,哼哈二將,就是佛國的強者。他們手持金剛杵,是守護佛國的守護神,也就是現在的守衛,也就是兩個守門的將軍。 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 哼將,本名鄭倫,本是商紂王的一員大將,會一種“竅中二氣”的神通,遇到強盜時,只需一口鼻,便可發出鐘鳴般的聲音,然后吐出兩道白光,能吸人的靈魂,故而,敵人在他面前,必輸無疑。 哈將,名為陳奇,腹部有一股黃氣,若是遇敵,吐出一口黃氣,也能將敵人的神魂吸入體內,令其呆若木雞。 在佛教中,有一句話,是說,轉輪王有一千個兒子,每一個都是佛。還有兩個最小的,一個叫做‘青葉髻’。一位是樓至德。他們是佛國的守護神。這兩人,都是手持兵器,胸中有“竅中二氣”,虎視眈眈,身強力壯,盡忠職守,守護著佛國和佛法。這兩個人就是我們漢族人所稱的哼哈二將. 在西山北面的墻壁上,雕刻著四位清朝皇帝的畫像,清新典雅,線條流暢,栩栩如生。 四椽子的兩端和柱頭相連,丁栿的中心在柱頭和柱頭的斗拱上,上下各有一個斗拱,中央的蜀柱承托著橫梁,上面有叉子和瓜柱承托大梁。 二:觀音樓。進了山門,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座氣勢恢宏的觀音殿堂,這是一座很了不起的宮殿,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質樓閣,始建于984年,距今1037年,遠遠望去,觀音大殿巍峨壯觀,在碧空白云的襯托下,俊麗而肅穆。要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要想在一千多年前修建這樣一座宏偉的建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座宮殿從建成到現在已經經歷了28次大地震,而且還完好無損,而且離唐山很近,就算是唐山這樣的毀滅性災難也沒有對它造成任何影響,由此可見,這座宮殿的材質、結構、防震能力都是無可比擬的,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卓越的建筑技藝和精湛的工藝。 這座大殿看上去有兩層,但實際上卻是一樓二樓,從里往里看,其實是三層,跟大同善化寺普賢閣差不多,但規模要大得多。最顯眼的是"觀音之殿"三個大字,上面寫著"太白"兩個大字,上面寫著"太白"兩個大字,不過字跡卻是后來的李東陽寫的,也有人認為這是明朝的大書法家李東陽寫的,是李白寫的,還是李東陽寫的?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大殿的寶頂是一尊雙龍戲珠的雕像,上面有一座亭子,據說是用來存放盤山神燈的,傳說中,每當有重要的慶典,盤山神燈都會落在觀音閣的屋頂上,在晚上的時候,它就會散發出璀璨的光芒,將整個薊州都映照得一片通明。這聽起來很美,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只需要將燈光布置在宮殿頂部就行了。 在一樓正中的屋檐下,掛著一塊咸豐皇帝親筆題寫的"具足園成"牌匾。 正中正中,正中正中,橫梁上垂著一塊乾隆皇帝親筆題字的"普門香界"。 再仔細一看,觀音閣的外觀布局,每一層都有五個房間,中間和東邊各有一扇大門,兩邊各有一道墻壁,最外面有18根檐柱,微微向里傾斜,檐柱從正中向東,從中間到東西,都有一道柔和的弧度,弧度很低,邊緣有一道弧形,邊緣有一道弧形的弧形,這是一種裝飾。這座觀音大殿的檐柱是圓的,上面有一根柱子,上面有一個拱門,很大,幾乎占據了一樓的三分之一,這是一種雙重式,兩種輔作,第一種是用了偷心造,補間無輔作,轉角斗拱釆用了斜拱,與角梁成直角,整個一層共計十八朵斗拱;第一層屋頂上有六輔作,每一輔作之間有五個輔作,轉角輔作很漂亮,做成了仰蓮狀,斗拱上方設平座,平座上置圍欄,可供人登臨賞景,尤其是前檐的斗拱,采用了雙昂七輔作,兩副斗拱,五輔作,轉角斗拱設有斜拱。觀音閣的斗拱是該殿內最有特點的部分,據介紹,按照不同的功能,共有24種斗拱,15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