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以來,隨著各地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興建“農家樂”飲食、旅游設施者更多,這既是大勢所趨,又如都市大眾所愿。因此建議:要想讓“農家樂”這條道路走得更遠一些,需要從長計議,務必做到“四忌”。 0、忌盲目一哄而上 有些地方在發展“農家樂”上,不注重實際、實地、實效,盲目跟風上,趕浪潮,例如一些農戶看到別的地方用土雞做的一些特色菜賣得好,不考慮當地根本不適應養土雞的實際,就引進大量的土雞進行養殖,后果可想而知,結果是栽好了“梧桐樹”,卻引不來“金鳳凰”。 第二、忌短缺規范的服務與治理 發展“農家樂”,不但要滿足不同消費層次,并且還要源源接連不斷地吸引遠近游客,真正把“農家樂”這一產業做大做強,并作為一張地方名片遠傳千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加強“農家樂”內部的全程系列化嚴格治理與服務,包括環保、治安、衛生、工商、稅務、水電、交通、烹飪技術、服務態度等等,假如這些配套措施跟不上,“農家樂”產業只能是短期效益,要想得到長期發展就很難了。 第三、忌短缺鮮亮的地方特色 所謂地方“農家樂”特色,就是要在其內涵上充分體現“農”這個主題,展現“家”這個載體,達到“樂”這個目的。若偏離這三個字的本質,缺少有別于他地的環境、民俗、風味、游樂項目等這些鮮亮的地方特色,那么這一產業與其想搶占市場制高點,倒不如早點收場。試想,在你那兒看到的、玩到的、吃到的,在所有一個地方都能夠得到,還有誰情愿花上工夫、帶上銀兩到你那兒去消遣? 第四、忌短缺科學規劃與布局 大興“農家樂”,科學規劃與布局是關鍵,既要著眼于前瞻性,又要著力于政策導向性及其層次、規模的多樣性與整體性。特別要以景點景觀作支撐,做到生態、社會、經濟利益的有機統一,眼前、長遠利益的相互兼備。否則,必定造成“農家樂”曇花一現。 |